今年首次降准释放资金约5300亿
4月25日,今年首次降准正式落地,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这有助于增强金融机构资金配置能力,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央行在15日就宣布,决定于2022年4月2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在此基础上,对没有跨省经营的城商行和存款准备金率高于5%的农商行,再额外多降0.25个百分点。
降准落地之后,在金融管理部门引导下,金融机构将用好降准释放的低成本资金,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和服务。在全面降准的基础上,对于部分金融机构“额外降准”,突出了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精准滴灌”。
降准落地使市场对流动性预期较为乐观。与此同时,目前银行面临较强的“资产荒”压力,银行间市场资金淤积现象较为突出,宽信用政策需进一步发力助力实体经济。
目前流动性宽松,一方面因为央行依然在投放资金,另一方面则是实体融资需求不足。
4月中旬以来隔夜利率大幅下行是资金供需两端“共振”所致。从供给端来看,在降准和央行上缴利润双重驱动下,形成了“流动性环境宽松-央行降准释放资金-对未来预期更加乐观-加快资金融出”的传导链条。
星火同光小编另外获悉,为提升金融机构外汇资金运用能力,人民银行决定自2022年5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9%下调至8%。
(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是指金融机构交存中国人民银行的外汇存款准备金与其吸收外汇存款的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