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同光对普惠金融的概述
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是当前我国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
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促进金融业可持续均衡发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增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让所有市场主体都能分享金融服务的雨露甘霖。为推进普惠金融发展,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增强所有市场主体和广大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
我国对普惠金融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到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再到推出《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实施方案》,一系列政策法规为普惠金融发展提供了良好外部环境、健全了相关金融基础设施,也完善了金融监管体系框架。
发展普惠金融,目的就是要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特别是要让农民、小微企业、城镇低收入人群、残疾人、老年人等及时获取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
普惠金融既是一项经济活动,也蕴含了一种价值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在全国一些地方开展了普惠金融试点工作。
发展普惠金融,不仅促进了金融业自身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而且为服务国家战略、地方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普惠金融的温度。
普惠金融对于解决我国农村和边远地区基础金融服务不充分问题,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这正是普惠金融区别于传统金融的独特意义所在,也是金融机构实现社会价值的重要形式。
开展普惠金融,无论线上还是线下,大量基础工作都是面对面的服务。群众对金融从业人员的服务态度、服务方式、服务手段和服务效率有最直接的感受,更期待人性化的服务。
星火同光小编觉得:要把普惠金融实实在在的好处“惠”到实处,就要把国家在金融方面减费让利的政策执行好,并大力创新适合群众需求的金融产品,充分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尽量降低融资成本,把质优价廉的金融服务送到群众手上,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金融改革发展成果,增强普惠金融的可得性。同时,金融机构也以此为契机,促使自身业务进入低成本运营和低风险管理的良性循环,从而实现普惠金融多方共赢、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