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

认房、认贷都是怎么回事?

发布日期:2021-11-18 10:32:52     浏览次数:321

近两年楼市的调控日渐严格,国家对房地产业愈加严厉。房贷的收紧、利率的上调,使得很多人对房子、贷款这些动态更加关注。其中就有“认房”和“认贷”这两个概念时常被人注意,这些年办理房屋贷款抵押贷款无抵押贷款过程中发现很多朋友对这两者根本分不清楚,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故而撰文进行辨析。

 

01,“认房”、“认贷”这两个概念有什么用?

 

“认房又认贷”这个原则是银行在办理房贷时二套房的认定标准,规定在办贷时不但要查阅借款人的贷款次数,还要向房屋部门的房屋权属系统查询其房屋数量。2010年5月26日,住建部等三部门出台明确指出二套房认定要以家庭为单位,并执行“认房又认贷”的原则。当时舆论上认为这一原则的公布会加重市场观望情绪。

 

这个原则对于炒房客的制约很有效果,起到了稳定房屋市场的作用,但也伤害了有刚性需求的首次置业者和改善性购房者,使他们的购房计划被迫推迟或取消。
 

02,“认房”、"认贷"是什么意思?

 

上面也提到了,按照这个原则要查阅贷款情况和房屋数量。“认房”就指的是借款人在当地房屋登记系统中已经有了登记信息,那么再次买房时,该房就会被界定为二套房或以上。“认贷”则是已经有贷款买房的记录,再买房就判定该房为二套房或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认贷”这个概念不管你还没还清贷款,只看有没有过贷款记录。

 

03,何谓“认房又认贷”?

 

先别急着辨析这个原则,先跟星火同光小编看看另外两个相近易混的概念。

 

“认房不认贷”:顾名思义,不管你购房者贷没贷过款,只要证明名下无房,就按首套房算;如果已经有了一套房再买房,你有没有贷款、还没还请都不是事儿,一概不管!再买的那套房当二套房认定。

 

“认贷不认房”:大多数城市公积金贷款的住房套数认定是“认贷不认房”,购房者要买二套房,只要把之前的首套贷款还清了,再次贷款也按首套房认定。也就是说,不看家庭拥有的房屋数量。

 

最后,“认房又认贷”意思就是只要购房者有房贷记录、名下有房子,那么不好意思,购房就算二套房或以上!

 

 

随着楼市的调控不断升级加码,“认贷不认房”、“认房不认贷”、“认房又认贷”被广泛使用、大量关注。但是执行调控政策有共通性,各城市执行什么样的政策就很个性化了,各地的具体政策不一样,在申房屋贷款前,还是要先了解当地政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