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之间的尴尬——“灰名单”
首先说什么叫“灰名单”呢?“灰名单”是指这样一类客户,他们并不是黑名单客户,但他们过往的“敏感行为”反应出了存在失约风险,会被信审高度关注,贷款业务的申请会被更加严格的审查,被拒的概率很大。
那么,“灰名单”和“黑名单”有什么不同呢?
黑名单就是有不良信用记录,再申请贷款相当困难。
灰名单是相对于黑名单而言,程度低一些,一般指银行内部的名单,不上报人行,无不良信用记录,主要针对恶意申卡等(主要是一次申请没通过,恶意重复频繁申请)的人员。
如果征信报告查询记录过多,而且都是申请贷款业务或信用卡的记录,且都是近期的。不管你申请的抵押贷款、还是无抵押贷款,贷款机构都会认为你近期缺钱,存在资金断裂等风险,这种情况下,贷款申请就很容易被银行拒绝或者限额。
造成“灰名单”是有不少原因的。
习惯性逾期
有些人可能觉得逾期个一天两天不是什么大事,也不会有什么影响。但是,如果长期有逾期行为,不但会引起借款平台的担心,降低借款额度,还会上征信,最终造成拒贷。
不上征信的网贷就随意申请
虽然这些网贷公司不上征信,但是某些行为会被大数据记录在案,如果申请太多就会被怀疑借款用意是不是拆东墙补西墙,贷款被拒也就难免了。
多头借贷
购物欲望过于强烈,于是同时在多家机构申请贷款,但不同网贷平台会共享信息,这样可能会触发金融机构风控规则被判定为多头借贷。
短时间内频繁申请信用卡
这也会被认为是极度缺钱的用户。
有高额借款历史
一些申请人曾经有过高额借款历史,即使已经还清,也会被金融机构重点考察,这些一般都是遇到无法处理的情况或者涉及不良背景的人才会出现的情况。无论还清与否都会被认为有风险。
频繁查征信报告
在个人信用报告中,查询记录包括了查询日期、查询操作员、查询原因等内容,也是银行重要参考项,若查询记录过多,就会影响金融机构对客户的信用评定及放贷。
在天津做抵押贷款、无抵押贷款的人有不少,但被拒的也多得是。因为“黑户”或“白户”而被拒贷的不是新鲜事,然而这种“灰名单”却很少被提及。须知,平时养成良好的金融习惯,有一个干净的征信,对于日后申贷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