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个人房贷增加4013亿元
12月13日,央行于官微公布,2021年11月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1万亿元,当月增加4013亿元,较10月多增532亿元。
今年9月底,央行针对房地产市场定调,“要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此后,央行针对个人住房贷款也做了相关表态:对于少数前期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个人住房贷款受到一些约束,房价回稳后,这些城市的房贷供需关系将回归正常。
在央行释放房贷松动信号的背景下,居民购房的信贷环境得到持续改善。10月,央行首次单独公布个人房贷数据,2021年10月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7.7万亿元,当月增加3481亿元,较9月多增1013亿元。
放长数据周期看,近10年里,今年10月的个人住房贷款规模仅低于2016年10月,高过其他年份同期。这说明房地产金融环境继续边际改善。也是在10月,房贷利率年内首次环比下降。此后,居民购房信贷环境继续改善。
自10月房贷利率出现年内首次环比回调后,11月利率再次下降,信贷环境继续改善;放款周期自4月以来首次缩短,银行放款力度加强,房地产市场的合理资金需求正得到满足,这有利于改善市场预期,促进市场成交筑底回升。
具体来看,10月以来局部城市贷款利率下调、信贷环境改善后,市场预期已有所改善。
居民购房信贷环境改善还体现在放款周期和贷款额度上。一线城市也出现类似变化。
从目前房地产降温的态势来看,房贷政策后续持续收紧的动力已经偏弱,第四季度加快房贷的发放的信号非常明显,预计12月住房贷款的发放还将保持这一节奏,通过房贷有序发放,以保障合理购房需求,这也将是春节前的主要政策表现。
不过,房贷的加快发放,不代表调控政策的统一放松,四季度各地市场变化的差异化还将继续存在。预计市场成交量快速下滑的城市,四季度政策调整的节奏会进一步加快。从信贷层面来看,由于实际的成交量减少,亦会导致部分房贷审批和发放提速更为明显。从未来政策的方向来看,整体并不会存在持续放松,更大可能是阶段性、区域性、有针对性的调整,目标也是保持房地产市场整体稳定。
而进入12月,一个更有利于改善房地产金融环境的消息则是降准。
12月6日晚间,央行公告称,2021年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4%。此次降准为全面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
尽管此次降准的目的是加强跨周期调节,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更好支持实体经济。但过去的经验表明,降准、降息通过向市场释放大量流动性,增加房贷额度,降低资金成本,促使房贷利率下降,促进购买力的释放。购房力的释放,有利于改善房企经营现金流,降低房企债务风险。